一个人最傻的行为:帮别人欺负自己
一个人最傻的行为:帮别人欺负自己
听过这样一句话:“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
一个人如果在关系中,一遇到麻烦就从别人身上找原因,那么,他是难以解决当下的问题的。真正明智的人,明白“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的道理。他们善于通过改变自己,来影响别人。所以,他们会更容易获得和谐的人际关系。
一、卑微讨好,会换来不屑一顾
很认同这样一句话:“你把自我价值建立在别人的认可上,别人就能够利用这份认可压榨你。”
人生在世,不可能获得所有人的认可。一个人越是渴望别人认可自己,那么,他就越难以获得别人的认可。这是为何呢?因为一个过分“渴望认可”的人,会激发别人人性中“黑暗”的一面。他越是希望通过“低到尘埃里”来求得别人的认可,别人就越容易居高临下的“践踏”他。
什么样的人,会更容易获得他人的认可与喜欢呢?是那些勇敢“活出自己”的人。敢于活出自己的人,往往是有活力的、有魅力的,也会更容易吸引与自己同频的人。
杨绛说:“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不畏惧他人的眼光,放下“卑微讨好”,才能让自己活得自在,也才会赢得本属于自己的那份尊重。
二、付出太满,会换来得寸进尺
在有些人看来,对他人“予取予求”会令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更加亲密。实则不然。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把握好一个度。一旦超过了度,就会适得其反。
对一个人适当的付出,会得到对方的感激,但是对一个人“过度”的付出,很可能对方就不但不会感激,反而还会得寸进尺的索取了。这便是“害生于恩”。
拒绝,也是每个人的权利。面对举手之劳的事情,答应别人是一份善良,但是,面对自己“力不能及”的事情,勉强答应对方,就是在为难自己了。一个经常通过“为难自己”来帮助别人的人,往往不但不会得到他人的理解,反而还会遭受到更多人的“为难”。
人,要懂得为自己着想。如果连自己都不为自己考虑,那么,又如何能期待他人的体谅呢?事实上,那些真正值得维护的关系,是经得起“拒绝”的。而那些“不允许”你拒绝,只知道一味消耗你的关系,又何必花心思维护呢?
古人云:“投之以桃,报之以李。”维持一段关系,不能靠单方面的付出。对于那些不断索取、只顾自己的人,只有及时远离,才是对自己最好的善待。
三、一味忍让,会换来变本加厉
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但是,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些情况并非如此。有的人看似在无意中伤害了我们,实则却是一种试探。如果我们一味的忍气吞声,那么,他们就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我们。
每个人都应当亮明自己的底线。只有亮明了底线,旁人才会知道,在什么时候,该收敛自己。只知道委屈自己,却害怕对方难堪的人,只会惯坏了没有底线的人。
一个人再善良,也需要有伤害别人的能力。欺软怕硬,是某些人的本性。面对欺软怕硬、步步紧逼的人,我们唯有露出锋芒,进行反击,才能守住自身的利益。
很喜欢这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如果说“我不犯人”是一份修养,那么,在自身受到侵害的时候,我必犯人,则是一份硬气。人生路漫漫,唯有让自己成为一个“不好惹”的人,今后的路,才能越走越顺。
四、结语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在关系中受到伤害呢?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不够爱自己。一个不珍惜自己、不爱自己的人,是难以得到他人的善待的。
张德芬说:“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当一个人处理好了与自己的关系,外界的一切,自然就会变得好起来。
愿你我,都能自爱爱人,过好余生的每一天。与君共勉。
(来源:微信公众号《哲学》)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