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宣传教育>理论研究>详细内容

理论研究

派驻监督要“敢”字当头、善作善成
派驻监督要“敢”字当头、善作善成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5-13 10:23:06 【字体:

派驻机构主业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首要职责是监督执纪问责。派驻纪检组要准确领会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把位定准、把职责找准,真正聚焦到中心任务上来,在监督上拿捏好分寸,不能过界监督,不能放弃监督,更不能乱监督,切实发挥“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最大限度发挥派驻监督的作用。

一是要敢于监督。加强对驻在部门及归口监督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情况的监督,是党章赋予的神圣职责。派驻干部必须“敢”字当头,牢记监督是本职、不监督是失职、监督不到位就是不尽职,把派驻监督的职能作用发挥到位。一要增强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在全面从严治党中找准职责定位责,真正把监督责任承担起来,做制度完善的推进者、制度执行的监督者、党规党纪的维护者,切实发挥好派驻监督作用。二要增强看齐意识。强化思想和行动自觉,确保自己的思想、言行与党中央高度一致,把上级纪委的部署要求、派驻机构工作职责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三要增强履职尽责能力。自觉担负起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监督的职责,坚守原则,敢动真格,敢抓敢管。做到眼睛亮一点,耳朵长一点,鼻子灵一点,及早发现问题。对发现的问题,该报告的要报告,该调查的要调查,该处理的要处理,对苗头性问题,要早发现、早调查、早核实,扯袖子,红红脸,更好地关心、爱护干部。

二是要懂得监督。明确派驻机构主要职责、监督权限、工作方式、工作关系,充分发挥探头作用,管住纪律、看住权力,在定位上聚焦、在内容上深化、在方式上创新,不断提高监督执纪问责能力。一要抓好日常监督。结合驻在部门及归口监督单位实际,督促其完善权力清单,推动全面查找廉政风险点,把制度笼子扎细扎密扎牢,确立起有效管用的权力运行规矩。二要激发落实主体责任的动力。以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推动党委(党组)主体责任的落实,督促各级领导干部、班子成员扛起责任。三要抓好“三个关键”的监督。通过加强对领导班子成员及关键岗位的工作人员“关键少数”、人、财、物等“关键事项”、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关键环节”的监督,把监督的触角延伸到前端,严防重大廉政问题出现。四要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苗头性问题实行提醒谈话、约谈函询制度,防微杜渐;对轻微问题实行责令纠错整改、书面检查、通报批评、向所在班子民主生活会专题说明制度,防范同类问题再次发生。对主体责任、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维护党的纪律不力的,应严格实施问责。

三是要善于监督。监督工作方式方法多样,好的方法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派驻机构要学会善于监督。一要突出压力层层传导。全面落实监督责任,执行好年初签字背书制度、年终履职情况报告评议等制度,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二要突出问题抓小抓早。建立健全廉政教育谈话和约谈制度,发现苗头性问题及时了解核实、诫勉谈话,扯扯袖子,咬咬耳朵,防止小问题变成大问题。三要突出监督重点。着重突出政治监督,确保政令畅通。同时将管钱、管人、管物、管项目审批、行政执法等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作为监督重点,完善“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机制,严格日常管理。四要突出拓宽线索来源渠道。把发现问题线索作为派驻监督的生命线,坚持从信访举报、日常监督、群众闲谈、个别谈话、查阅纪录、专项治理、执纪审查、部门联系中挖掘有价值的问题线索,拓宽发现问题线索渠道。五要突出严格责任追究。实施责任倒查、“一案双查”和公开通报曝光等制度,打造上下联动、层层负责、有效追责的责任传导链条。六要突出处理好关系。在职责范围内开展工作,处理好监督与融入、监督与依靠、监督与服务、监督与学习、监督与接受监督的关系,坚持融入不陷入,到位不越位,在监督中参与,在参与中监督,努力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

总之,敢于监督是政治觉悟方面的要求,懂得监督是对纪检组履职的具体要求,善于监督是工作方式方面的要求。纪委派驻机构作为驻在部门开展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只有解决好“不敢监督”“不懂监督”“不善监督”问题,才能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切实落实好监督责任、取得监督实效。

(平远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 徐万宝)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