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们党铁的纪律
论我们党铁的纪律
马克思主义政党自建立起就将铁的纪律作为自己与其他政治组织相区别的最明显特征公开出来。19世纪中期马克思、恩格斯领导欧洲工人运动时成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德国社会民主党——便在其章程中开宗明义地表明了对纪律的要求。在此后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第一国际作为首个国际工人运动的联合组织也非常重视组织的纪律性。20世纪初,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时对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纪律也有过专章论述,指出工人阶级政党的铁的纪律性,乃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最重要特征,同时也是职业革命家组织获得安全的保证。后来共产国际对纪律的强调也是这种思想的延续。
自政党这一范畴引入中国以来,中国政治舞台上曾经出现过数百个规模不等的政党,只有中国共产党是唯一强调铁的纪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无论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都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革命队伍只有拥有铁的纪律,才能在革命斗争中保证军令之威严,在艰苦战争中取得对敌人的最终胜利。1927年底,毛泽东同志带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入井冈山地区,在进行工农武装割据实践的初期,便以非常通俗的语言明确了共产党军队的纪律,即“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正是凭借着这通俗易懂、紧接地气的纪律,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才能赢得民心,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全国胜利的中国特色革命之路。
严明党的纪律,是为了维护党的力量和权威,保证党的坚强战斗力,保证党的路线的贯彻执行,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革命时期如此,和平建设时期亦然。党只有拥有铁的纪律,才能在和平建设时期保证政令畅通,在物资匮乏时期最大范围、最大限度地调动全社会力量,在有限时间内完成社会改造并创造社会主义建设的奇迹。新中国成立之初,执政党面对的是一个千疮百孔、脆弱不堪的经济体系,以及一个松散如沙、失调失序的社会体系。拥有铁的纪律的共产党组织,此时充分体现了其先进性。共产党员以个体的人格魅力感染和带动身边的普通群众,党的各级组织则以纪律性、组织性展示了其动员、整合、改造社会的巨大能量。在这种双重影响下,我们党真正做到了以优良的作风引领带动社会风气、以自身铁的纪律引领重建社会秩序。因此,我们党才能领导人民在短时间内跨入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
纪律不仅是军事和政治组织的标志,也成为各类从事经济活动组织的标志。列宁最早提出“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斯大林把党的纪律上升到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条件,他认为,“党的铁的纪律是保持无产阶级专政和顺利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条件之一。”在面对外部敌人时,纪律是保证组织安全和革命胜利的重要条件,实际上,在面对和解决内部问题时,纪律同样也是保证组织安全的不可或缺的手段。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立的共产党,自建立之日起就将改造定为自己重大的任务,不仅要改造外部客观世界,更要改造自身主观世界。进行革命斗争和经济建设,这都是对外部客观世界的改造,铁的纪律的重要作用毋庸赘言;我们党正在进行的正风反腐,由“不敢腐”向“不想腐”的努力,很大程度上是对共产党人主观世界的改造。当前,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党正面临着新的形势和历史使命,这种历史任务的重要性和历史使命的紧迫性,要求我们必须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把纪律建设作为治本之策,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强化党的纪律性,全面领会党章精神,深刻认识铁的纪律在保障各项目标和工作完成中的极端重要性。加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和纪律修养,才能保证全面从严治党的实现。
用户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