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宣传教育>理论研究>详细内容

理论研究

尚廉若水
尚廉若水

来源: 发布时间:2016-05-27 10:20:59 【字体:


昔者,遵父命诵读《道德经》,曾记上善若水篇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初,不解深意。稍长,渐悟人生之根本:以德修身而做人,以善为本而立世。

俗世之人,因争而斗,好胜而奸谋,进而唯利、进而执着、进而颠狂,处处争执,身与心俱损。此皆不擅从水之性而悟人之性矣。

夫水之性,源于巍巍高山,一路沉降往低洼处流注,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相争,置身于卑微之地却见惯尘世宠辱得失、人世沧桑,故水能适应四季交换、寒暑更替,于是长久,无忧无虑。

人乃万物之灵,更应遵循自然运行之道,以善为本性,待人以善、真心向善,方不为世人厌恶,亦能换得内心之平和,坦坦荡荡,无怨无咎。

近读《廉政心得:之<道德经>体韵》,通篇以廉为主题,借《道德经》之体裁,或娓娓道来、或点到即止,或旁征博引、或证据相论,或古韵跌宕、或意境绵长。少则十余言启慧,长则数百字解疑,道尽廉洁之要旨。

廉乃治世之纲纪、时政之需,急为当下吏治之要务,是书论廉之切切,可谓用心良苦。参以传统经典之体韵,句段精炼,读之如甘饴在喉,回味无穷;悟之如醍醐灌顶,顿生尚廉之心。

廉有清正公平、低调节约之意,关乎进退、关乎传承,与家国之兴衰成败相系,故崇廉之心也若水,不可或缺。

今之人,信仰缺失,浮躁不定,或有手执印鉴者,沽名钓誉,恃权寻租,视民为草芥、视廉为笑谈,无惧无畏。殊不知廉之为劲劲秋风,必扫尽落叶;亦为汤汤秋水,涤尽尘埃。

天道有常,万物有律。水之善利万物一如民之愿公正平等,唯心怀坦荡,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之心尚廉执政,自然能如舟偕水,不为所覆。

故,能以尚廉之心为涉世之态者,每每诵读,既应古韵今意、旧体新裁,亦不乏循循善诱、谆谆教诲之功。

盖廉者如莲,唯有弘正气、扬清风,心生崇尚,故能获高洁之誉,不亦善哉。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